一、前言:Intel首款采用Chiplets设计的桌面处理器
或许是i9-14900KS为代表的酷睿第14代处理器的设计失误,让Intel的攻城狮至今心有余悸,代号为Arrow Lake的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酷睿Ultra 200S,将稳定与能效放在首位。
去年发布的Meteor Lake,也就是酷睿Ultra 100系列处理器,首次采用了Chiplets设计方案,拥有非常好的功耗表现。
2024年9月发布的Lunar Lake继续发扬光大,搭载酷睿Ultra 200V处理器的轻薄本可以轻松实现20小时以上的续航,超越了一些采用ARM架构处理器的Windows笔记本。
不过,不论是Meteor Lake还是Lunar Lake,他们都是用在低功耗笔记本上,Arrow Lake则是Intel首款采用Chiplets设计的桌面处理器。
Arrow Lake芯片一共包括4个模块,分别是:
- CPU Tile:采用台积电N3B 3nm制程工艺,集成了P核、E核和缓存。
- GPU Tile:采用台积电N5P 5nm制程工艺,集成了4核心512个流处理器的初代Xe LPG GPU。
- SOC Tile:采用台积电N6 6nm制程工艺,集成了媒体引擎、内存控制器等。
- I/O Tile:采用台积电N6 6nm制程工艺,包含20条PCIe 5.0通道和24条PCIe 4.0通道。
这4个模块通过先进的Foveros 3D封装技术,整合在基础模块(基底)之上,进而整体封装,接口为新的LGA1851。
需要注意的是,Intel此前的桌面处理器,其内存控制器与CPU核心都是在一个Tile上,而Arrow Lake则将二者分别放在2个Tile上,内存延迟必然会增加不少,多少会影响到处理器的游戏性能表现。
由于制程工艺的进步,CPU核心相比前代变得更小,而为了解决积热问题,Intel改进了P核与E核的排列方式,不再是P核一块、E核一块,而是交互放置,每两个P核之间一个E核集群。
每个E核集群包括4个E核,配备4MB二级缓存,每个P核配备3MB二级缓存,合计共40MB二级缓存。
三级缓存容量不变,依旧是36MB,所有的P核和E核都可共享使用。
可以很清晰地看出Intel的设计意图,Arrow Lake的架构就是为了低功耗而生。
相比前代,Arrow Lake平台在降低58%整体功耗的前提下,实现了19%的多线程性能代际提升。
而在相同性能下,功耗只有上代一半。
至于游戏性能,按照Intel的说法,大致与AMD锐龙9 9950X持平。
然而,锐龙9 9950X并非AMD游戏性能最强的处理器,远不如锐龙7 7800x3D。此外,由于采用双CCD设计,需要屏蔽掉一个CCD才能达到锐龙7 9700X的水平 。
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首发包含酷睿Ultra 9 285K,酷睿Ultra 7 265K,酷睿Ultra 7 265KF,酷睿Ultra 5 245K以及酷睿Ultra 5 245KF五个型号,具体规格如下图所示:
旗舰型号酷睿Ultra 9 285K,拥有8P+16E 24核心24线程、40MB二级缓存、36MB三级缓存。
其中P核加速频率最高5.7GHz,全核频率5.4GHz,相比i9-14900KS低了500MHz。E核频率则是4.6GHz。
酷睿Ultra 7 265K/7 265 KF均为20核20线程设计(8P+12E),加速频率最高5.5GHz,拥有36MB二级缓存,30MB三级缓存,P/E核基准频率3.9/3.3GHz,最高睿频频率5.4/4.6GHz,
KF尾缀的处理器没有核显,其它规格与K系列没有差异。
酷睿Ultra 5 245K/5 245KF为14核14线程设计(6P+8E),加速频率最高5.2GHz,全核频率5.0GHz,拥有26MB二级缓存、24MB三级缓存。